欢迎光临林州市新时代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官网!
培训动态

培训课程

联系我们

电   话:0372-6834888

常主任:15637238004

呼主任:18567708005

王主任:15603838005

地   址:林州市龙安路476号

网   址:http://www.xsdhsjy.com

人民日报刊文盛赞红旗渠:《敬礼,“人工天河”》

时间:2020-11-06 浏览:5569次

人民日报刊文盛赞红旗渠:《敬礼,“人工天河”》

内容介绍

这是一个让人开阔眼界、补充能量的之处。这更是一个令人震撼振奋、启迪思维、净化灵魂的地方。当我们爬过几道山梁,登到山腰一个垭口时,一座硕大路牌,突然出现在拐弯处。路牌正中是一幅如诗如画的地图,上面赫然写有六个大字——“红旗渠全景图”,不由得驻足。

亮丽显眼的是一条水渠在巍巍太行的腰间,左拐右弯出没于崇山峻岭之中,凡是可见的身段,多在悬崖峭壁的边沿,隐身之处依稀可见,有的在山背面,有的为巨石遮挡,但更多的是钻入长短不一的山洞,如同彩带,束在了高低胖瘦不等的一群巨人腰上,使群山突现生机与活力,更为壮美,更加动人。“人工天河”,名不虚传。

我们沿着“天河”崖边的小路缓步前行,热情洋溢的当地向导不停地给我们讲述:这个工程有多大?主渠道全长七十多公里,加上支渠、斗渠,总长一千五百公里,削平了一千两百五十个山头,架设一百五十多个渡槽,凿通两百多个隧洞,修建各类建筑体一万两千多座……这个工程有多难?工地多在深山悬崖上、险滩峡谷中、贫瘠山区内。开工于1960年,正逢国家经济陷入困境,无钱、无粮、无技术,资金多为县乡自筹,每人每天半斤原粮,技术靠自创、自造、自力更生。七万多人,奋斗了十年,有八十一名同志挥洒热血于工地,献出了宝贵生命。这个工程有何收效?形成有效灌溉面积五十四万亩,解决了六十七万人口的吃水、用水问题,至今仍然是林县人民的重要水源、“生命保障”。更为可贵的,是形成了一笔千金难买的精神财富——“红旗渠精神”: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。

我们沿着“天河”,走绝壁、临断崖、过渡槽、钻山洞,凡是眼看的、手摸的、脚踏的地方,无处不是开拓者们用粗糙的双手、简陋的工具,刀劈斧凿留下的业绩。此时此刻这些坚硬的山石和人工构筑物,已渐渐活了起来,生机盎然、让人起敬。在峭壁断崖处,仰望蓝天白云下起伏的山岭,如龙盘旋,如海起浪。俯看渠水,汩汩流淌,时有微波起伏,水声吟唱。在我眼中,他们不仅仅是漳河水,也伴有开拓者们的汗水,伴着他们的卓绝付出。正是后者造就了渠水绕山跨谷不停行进的壮美景象。在我耳边,渠水吟唱声,仿佛夹杂有号子声、斧凿声、喘气声。正是在这声音的带动下,才有后来的赞叹和欢笑声。


豫ICP备17047492号-1

扫一扫

扫一扫

豫公网安备 4105810200023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