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林州市新时代红色教育培训中心官网!
特色教学

培训课程

联系我们

电   话:0372-6834888

常主任:15637238004

呼主任:18567708005

王主任:15603838005

地   址:林州市龙安路476号

网   址:http://www.xsdhsjy.com

体验教学

时间:2020-11-06 浏览:3061次

体验教学

多种实践体验课程,让学员重回当年的场景。红旗渠歌曲、推民工车、吃民工饭、抡开山锤、抬太行石。

推民工车

中国很少有地方为普普通通小推车而专门写歌称颂的,林州市却把一首《推车歌》作为了自己的市歌。小推车,这个看似简陋的农耕工具,当年可是民工家里的半个家产。工地上山高坡陡,道路崎岖,小推车就成了当年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。悬崖峭壁间几十个人、上百个人,排成一字长蛇阵的车队,推着几百斤、上千斤的物料,人们弓腰胝足前行,不甘落后,场面甚是壮观。后边来的的要往前边放,正是林州人的脾气秉性所致。

活动工具:小推车

参与人员:2人或3人一组

活动场地:实践路(起点--荡桥下平台--起点)

评分标准:从实践场地起到荡桥下平台然后安全返回起点,用时短者获胜。

抬太行石

抬太行石:五十年前,林县人民不屈从大山的桀骜,不甘于命运的无耐,一个个血肉之躯,一双双百折不屈的手臂向太行山撞击,再撞击,奏出了一个时代的铿锵高音。1500千米红旗渠是一块块太行石头垒砌而成,把石头搬运到渠岸施工处就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量。抬石头有规则,小石头背,大石头抬,能两个人抬的不用四个人抬、能六个人抬的不用八个人抬。在修建皇后沟渡槽时,由于要用大的石料来压住阵脚,32个民工抬一块巨大石料,正是当地工地上的一道雄壮的风景。抬“太行石”这看似简单的劳动,却不仅需要力量,还需要智慧、团结和勇气。今天,就让我们用这些铁绳,抬杠,团结一致,抬起石头,用心来感悟肩上的责任,用脚下的路来丈量红旗渠。

活动工具:抬杠 铁绳 小炮 柳帽 垫肩

参与人员:2人或4人一组

活动场地:叉子沟实践基地

评分标准:把垒好的石头自捆、自抬到目的地垒好,按时间计分。

打开山锤  

打开山锤。开山锤响,顽石低头。三千华里的红旗渠,是用一块石头一块石头砌成的渠墙,是他们用石头砌的;渡槽,是他们用石头拱的;隧洞,是他们用石头券的……这些料石,有正方的、长方的,有三角的、有菱形的,每一块料石都是石匠们精雕细琢成的。如今,50年时间过去了,渠墙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森严壁垒,严丝合缝,每块石头上的道道修饰性的水波纹图案一笔一画,美观齐整。这不仅是一伟大石工建筑,也是建筑美学的奇迹。今天,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锤和钻,在“叮当”的响声中体验艺术创作的快乐,体验当年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时代,人们对生命,对生活的态度何其严肃、庄重,人们对于美,对于永恒的追求何其刻苦、执着!

活动工具:大锤 铁钎 柳帽 手套 钳子

参与人员:2人一组

活动场地:望漳崖下

评分标准:每人打十锤,以标准姿势打锤和命中率为计分标准。

吃民工餐

吃民工餐。红旗渠修建在食衣不果腹的60年代,民工生活始终是问题。当时县委给民工发补助粮,根据当时经济形势有几次调整,1960年5-8月,民工补1.8市斤,干部补1.5市斤;1960年9-10月,民工补1.2市斤,干部补0.8市斤;1960年11月-1961年5月,民工补1.5市斤,干部补1.2市斤;1961年6月-1966年5月,民工补1.8市斤,干部补1.2市斤。干部标准始终低于民工。当年渠修到那里就把灶盘在那里,一口大锅供几百人吃饭,场面壮观。今天虽无法还原当时修渠民工“早上糠,中午汤,晚上稀汤照月亮”的伙食 ,但在景区柴禾沟里,烧一把柴火,拉一把风箱,吃上一顿地道的林州大烩菜,准能吃出“节俭风”、“清廉味”。


豫ICP备17047492号-1

扫一扫

扫一扫

豫公网安备 41058102000236号